强化养老服务 开展困难救助,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

徐志远
2021-07-01
来源:安庆市民政局

CtG0UWDa192AFG4BAAMRruPJMoQ669.png

市民政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,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。6月24日上午,该局同“孺子牛”志愿服务队在大观区花亭北村社区开展“民政民生‘轻骑兵’走进社区暖人心”活动。从养老服务政策、临时救助政策、津贴发放政策等方面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解答和正确引导。


智能化老有所养

市民政部门不仅通过活动让群众对养老服务政策法规有进一步了解,还开展多形式养老服务,着力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服务需求。其中,对五保、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,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,提供居家养老服务。据统计,近3年来累计发放低收入老年人服务补贴8564.61万元,惠及4.84万人。对空巢高龄老人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和定期探视服务项目,投入资金488.95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户;开展空巢高龄老人定期探视服务17.27万人次,投入资金96.48万元。8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,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.28亿元,惠及13.27万人。

同时,建成市级养老综合服务信息中心,开通12349养老公益服务热线,近3年来累计为城区老年人提供送餐、家政、探视等服务20余万人次。建成省级智慧养老示范4家,推广使用老年人智能穿戴设备2300台次。推进全省首批“城市大脑”应用试点,利用试点资金1200万元,对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,发挥数据融汇、数据检测、安全监管、服务监管、养老服务质量提升、物联感知设备接入等功能,实现为养老服务在线办理工作,促进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和标准化提升等。开展“智慧养老社区”试点,实施47户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。

该局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。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,调整护理型床位结构,提升照护服务能力。今年以来,县级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等166家公办养老机构已有101家实现公建民营,社会力量运营的床位数已达24899,占比64.91%,兑现奖补资金近4000万元。


精准化扶困救助

今年5月,市民政局积极会同市数据资源局协调各职能部门,拓展核对内容,逐步实现通过接口核对公积金、医保、教体等数据,持续提升金融资产、车辆、户籍、不动产登记、市场主体等信息的比对效率。利用政务数据共享做好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重点人群的动态监测、数据比对、摸底排查。截至6月底,全市(不含宿松,下同)农村低保对象共计108597人,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.53亿元。

精准认定特困人员,推进签订委托照料协议,落实走访照料责任,继续为特困人员购买护理保险。截至6月底,全市农村特困人员共计24018人,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.12亿元。同时,该局以满足失能、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5%为目标,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机构(农村敬老院)改造工程,推进服务设施提档升级。截至目前,明确县级(区域)供养服务设施或拟改造提升项目20个,已完成改造提升14个,完成率达到70%;明确照护型床位改造任务目标1800张,已完成1574张,完成率达到87.4%。鼓励有条件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(敬老院)增加日托、上门服务等功能。

此外,市民政部门坚持“应养尽养、应助尽助”,全面落实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对19.39万留守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开展了定期探视服务。推进全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,服务人群已超过3000人次。(全媒体记者 徐志远)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